文|何亚福
中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或不育率)是多少?《人口研究》杂志2023年第3期(即最新一期,因为《人口研究》是双月刊)发表了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翠玲、庄亚儿、姜玉等合作完成的论文《中国女性终身不育水平估计》,该论文的内容摘要如下:
【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计得出,2020年中国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为 5.16%,低于美国11%和欧盟国家19%的平均水平。中国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呈现出鲜明的时期、队列、受教育程度、城乡、区域和省际差异。高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在城市、东北地区、极低生育水平省份的女性,终身不育率更高,49岁女性无活产子女的比例均在6%以上。未来城镇化加速推进、高等教育继续普及、婚育推迟程度持续深化,还将进一步推动终身不育水平上升。在婚外生育较少、多孩占比较低的背景下,终身不育水平的持续上升对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的负向抑制将更加强烈,并将对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产生长远且深刻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并提前谋划应对策略。】
但今年2月13日有众多媒体报道: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人口和家庭的双重变迁,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年为6.1%,2020年接近10%。(见下面的截图)

对比上述两个数据:
《人口研究》杂志2023年第3期的论文认为:2020年中国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为 5.16%。
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的数据认为:2020年中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
女性终身无孩率,通常是指到49岁仍然没有生育过孩子(活产子女)的女性占比。女性终身无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患了不孕症,想生也生不出来;另一种是自愿终身不生孩子。
那么,上述两个数据5.16%与接近10%,哪个数据更准确呢?我查找了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并没有找到女性终身无孩率(或不育率)的数据,但可以找到终身生育率的数据。
根据《2020中国人口普查年鉴》长表6-12《全国按年龄分的15-64岁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和平均存活子女数》,49岁女性平均活产子女数为1.59个。2020年49岁女性是在1971年出生的,这意味着,1971年出生的妇女平均生育了1.59个孩子,即终身生育率为1.59。
长表6-12还给出如下数据:
50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61个孩子
51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63个孩子
52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67个孩子
53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71个孩子
54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73个孩子
55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75个孩子
56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77个孩子
57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78个孩子
58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87个孩子
59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87个孩子
60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85个孩子
61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89个孩子
62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91个孩子
63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95个孩子
64岁妇女平均生育了1.99个孩子。
2020年50岁妇女是在1970年出生的,2020年51岁妇女是在1969年出生的,因此我们可以说:1970年出生的妇女平均生育了1.61个孩子,即终身生育率为1.61;1969年出生的妇女终身生育率为1.63,依此类推。
另外,根据奥地利科学院维也纳人口研究所研究员Tomas Sobotka 2021年发表在"Population & Societies"杂志的论文"World’s highest childlessness levels in East Asia”的数据,世界上女性终身无孩率最高的地区是在东亚地区,日本、新加坡的1972年出生队列女性无孩率超过26%,高于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中国香港地区女性的终身无孩率更高,1971年出生的女性无孩率达到近几十年的峰值35%,1979年出生的女性无孩率达到30%。
文章原载于公众号“何亚福园地”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