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亚福
人口学者
江苏省如东县,曾是全国闻名的“计划生育红旗县”,如东县在196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比全国提早10年实行计划生育,提早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严格执行计生政策,如东县自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人口负增长的态势。
2016年3月29日《新京报》刊登一篇题为《二孩政策下的计生红旗县:要他们生他们都不愿意》的报道说:
【2014年3月底,江苏省“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2014年,如东计生委对全县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2.8万多对夫妇进行调查,有生育意愿的11.6%,但现实则比调查更严峻——从2014年3月单独二孩实施到2015年10月,全县共审批单独二孩193件,就是说,只有不到0.69%的夫妇选择生二孩。
原如东县县委常委、人大副主任潘金环在退休后,一直在研究如东的人口变化。他认为这两年生育率低迷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三十年来的计划生育传统。“人口生育有自然的规律,独生子女习惯维持了一两代人,就很难再迅速逆转了。即使政策突然放开,也很难克服一家三口家庭的惯性。”
在如东,人们总愿意与临县如皋作比较——两县面积相当,都是河汊密布的农业县,“我们不觉得比如皋差”,有如东的官员说。但数据表明,这几年,如东在竞争中明显落了下风----在2015年全国百强县名单中,南通六县市入选,但如皋排名第二,如东则垫了底。潘金环把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为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减少---- 在上世纪70年代,两县人口均为百万左右,而如今,如东人口已跌破百万,还在降低;如皋人口数却达到143万,仍在增加。短短40年,两县相差了近50万人。算下来,这50万孩子要是生下来,如今都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了。】
那么,近年来,如东县的人口形势如何呢?到目前为止,如东县尚未公布2024年人口数据。2022和2023年如东县的人口数据如下:
《2022年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7.67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3%。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3.53‰,死亡率13.10‰,人口自然增长率-9.57‰。年末户籍人口98.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033人。
《2023年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7.0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1%。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2.98‰,死亡率12.51‰,人口自然增长率-9.53‰。年末户籍人口96.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248人。按年龄分,0-17岁8.61万人,18-34岁13.52万人,35-59岁36.59万人,60岁及以上37.84万人。
可见,2022年如东县的生死比只有0.269,2023年如东县的生死比只有0.238。也就是说,2022年如东县出生人口只有死亡人口的26.9%,2023年如东县出生人口只有死亡人口的23.8%。
所谓“生死比”,是指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之比。计算公式是:
生死比 = 某年出生人口/该年死亡人口= 某年出生率/该年死亡率
生死比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例如,2023年如东县的生死比可以用0.238来表示,也可以用23.8%来表示。
如果某一年的生死比大于1,表示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
如果某一年的生死比小于1,表示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减少;
如果某一年的生死比等于1,表示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相等,自然增长率是0。
2022和2023年,如东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接近-10‰,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22年为-0.60‰,2023年为-1.48‰。可见,如东县人口自然减少速度比全国快得多。

如东县2023年统计公报截图
下面再分析2023年如东县户籍人口的年龄结构(见上面的截图):
0-17岁少年比重为8.92%,
18-34岁青年比重为14.00%,
35-59岁中年人比重为37.90%,
60岁以上老年人比重为39.19%。
我以前的文章已分析过,如果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低于10%,即为进入重度少子化社会。而2023年如东县户籍人口中,0-17岁比重只有8.9%。由于0-14岁人口肯定少于0-17岁人口,可见,2023年如东县户籍人口中,0-14岁少儿人口比重远远低于10%,已经进入重度少子化社会。
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即为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即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超过30%,即为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而2023年如东县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比重为39.2%。可见,如东县不但已经进入重度少子化社会,还进入了重度老龄化社会。
本文原载于“何亚福园地”公众号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