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何亚福

从2017至2022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已经连续六年下降,那么,哪一年的降幅最大?下面列出2016-2022年出生人口的具体数值,其中,2016和2017年的出生人口数据,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来源是国家统计局每年2月下旬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2017年为1723万人;第二种来源是根据七普修订的出生人口数据,2016年出生人口为1883万人,2017年为1765万人。本文采用第二种来源的数据。

2016-2022年出生人口如下:

2016年:1883万人,

2017年:1765万人,

2018年:1523万人,

2019年:1465万人,

2020年:1202万人,

2021年:1062万人,

2022年:956万人。

2017-2022年出生人口减少的绝对量如下:

2017年减少118万人,

2018年减少242万人,

2019年减少58万人,

2020年减少263万人,

2021年减少140万人,

2022年减少106万人。

2017-2022年出生人口降幅如下:

2017年下降6.27%

2018年下降13.71%

2019年下降3.81%

2020年下降17.95%

2021年下降11.65%

2022年下降9.98%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出生人口减少的绝对量最大的年份是2020年,比上一年减少263万人;出生人口降幅最大的年份也是2020年,达到17.95%。其次是2018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减少242万人,降幅达到13.71%。无怪乎2021年5月11日公布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普)数据后,当年5月底就出台了三孩政策。

至于2023年出生人口,8月8日第一财经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在医药创新和科技前沿论坛上表示,中国新生儿人口数量近5年内下滑约40%,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共956万人,“预计2023年出生人口数约为700万-800多万。”

我认为2023年出生人口跌破900万的可能性很大,但跌破800万的可能性并不大。假如(仅仅是假如)今年出生人口真的跌破800万,例如跌到750万,那么相当于比上一年下降21.55%,比2020年出生人口的降幅还要大。

由于以下几个原因,2023年出生人口将继续下降:

第一,育龄女性数量下降。根据七普数据,从2020至2025年,育龄女性数量平均每年减少约400万人。

第二,结婚登记对数下降。从2014年至2022年,中国结婚登记对数和结婚率已经连续九年下降。2022年结婚登记对数仅有683.3万对,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第三,生育意愿低迷。由于生育成本过高、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普遍低迷。2021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54个和1.48个。

因此,2023年出生人口将是自2017年以来的连续第七年下降,这一点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有疑问的是下降多少?

那么,2024年出生人口会回升吗?2020-2023年,一部分家庭由于疫情原因而推迟生育计划,这是导致这几年出生人口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2024年的出生人口可能比2023年有所回升。但如果没有更大力度的生育支持政策出台,出生人口回升的幅度不会很大。并且,由于育龄女性数量下降、结婚登记对数下降、生育意愿低迷等因素没有根本改变,即使出生人口会有短暂的回升,但从长期来看,出生人口继续下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文章原载于公众号“何亚福园地”

 

话题:



0

推荐

鬃缆

鬃缆

163篇文章 39秒前更新

纵览财经新动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