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何亚福

近日,民政部发布《2022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83.5万对(相当于1367万人),比上年下降10.6%。结婚率为4.8‰,比上年下降0.6 个千分点。

在结婚年龄方面,25-29岁年龄段结婚人数最多,有509.1万人,占结婚登记人数的37.24%,自2013年以来,连续十年成为占比最高的年龄段。其次是30-34岁年龄段,有283.2万人结婚,占结婚登记人数的20.7%。

(上图来源:《2022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结婚登记对数在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的峰值,此后逐年下降,2022年结婚登记只有683.5 万对,仅相当于2013年的一半左右。2013年我国结婚率达到9.9‰,2022年下降到4.8‰,不到2013年的一半。

那么,全国哪个省份的结婚人数最多,结婚率最高?由于有个别省份的民政厅官网尚未公布2022年的结婚登记数据,所以本文主要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22》公布的2021年各省份结婚登记数据。

河南、广东、四川结婚人数最多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764.3万对。其中,结婚登记超过50万对的省份有三个,具体数据分别为:河南59.65万对、广东59.11万对、四川51.16万对。

2021年河南常住人口为9883万人,居全国第三位,但结婚登记对数居于全国第一位,原因是,河南户籍人口达到11533万人,居全国第一位。而现行《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内地居民结婚或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

2021年广东常住人口为12684万人,居全国第一位;户籍人口为9947万人,居全国第三位。所以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居全国第二位也是正常的。

2021年四川常住人口为8372万人,居全国第五位;户籍人口为9095万人,居全国第四位;而结婚登记对数居全国第三位。结婚登记对数的排名比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排名更靠前,可见四川的结婚率较高。

2021年全国结婚率为5.4‰,而河南和四川的结婚率均为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结婚率只有4.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1年山东常住人口为10170万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户籍人口为10191万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河南。但结婚登记只有46.25万对,居全国第五位。山东的结婚率只有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1年江苏常住人口为8505万人,居全国第四位;户籍人口为7881万人,居全国第五位;结婚登记对数为46.7万对,居全国第四位。结婚率为5.5‰,稍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有部分省份已公布2022年结婚登记数据,其中,广东为57.3万对,河南为48.92万对,江苏为41.2万对。2022年广东、河南和江苏的结婚登记对数均有所下降,但广东下降幅度较小,河南下降幅度较大,所以广东的结婚登记对数超过河南。

西藏、青海结婚率最高

虽然河南结婚登记对数最多,但结婚率并不是全国最高的。

2021年西藏的结婚登记对数虽然只有3.48万对,但结婚率高达9.5‰,居全国第一位。西藏的结婚登记对数这么少,但结婚率这么高,是因为西藏的常住人口只有366万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倒数第一位。

2021年青海的结婚登记对数为4.57万对,结婚率为7.7‰,居全国第二位。

在31省份中,西藏不但结婚率最高,而且出生率也是最高,2021年出生率达到14.17‰,而全国出生率只有7.52‰。青海的出生率为11.22‰,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藏和青海的结婚率之所以比较高,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藏族居民占人口比例较高,保留有较多的传统婚育文化,结婚年龄比较早。而且,藏族姑娘出嫁一般也不要求男方出巨额彩礼,再加上西藏和青海的房价也较低,因此结婚成本较低。此外,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结婚率越低,西藏和青海处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这也是西藏和青海结婚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21年上海结婚率只有3.6‰,全国最低。初步分析,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上海外来人口较多,2021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为1457.44万人,也就是说,有大约一千万常住人口没有上海户籍。许多外来人口是回家乡登记结婚,而不是在上海登记结婚,导致上海结婚登记数据偏低。如果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则2021年上海结婚率为6.2‰。

二是因为上海房价较高。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买房是结婚的必备条件。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许多年轻人由于买不起房,只能选择暂时不结婚。而小城市的房价相对较低,年轻人买得起房子或付得起首付,其结婚意愿也因此高于部分大城市青年。

广东、河南初婚人数最多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不断下降,背后的原因是与结婚登记人数逐年下降分不开的。不过,与出生人口关系更密切的数据是初婚人数,因为结婚登记人数中还包括部分再婚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已过了生育期,对出生人口没有什么影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我国初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2386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1年下降到1158万人,比2013年下降51.5%。

初婚人数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初婚年龄推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2010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性上升到27.95岁。另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数量下降。根据七普数据,我国80后(1980-1989年出生人口,依此类推)、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

2021年初婚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广东,达到98.74万人;其次是河南,达到92.12万人;第三是江苏,达到77.74万人;第四是四川,达到72.9万人。

2021年山东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双过亿,均居全国第二位,但初婚人数只有64.16万人,居全国第五位。

我国结婚人数和结婚率为何连续多年下降?

本世纪以来,我国结婚登记对数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达到1346.9万对;结婚率最高的年份也是2013年,达到9.9‰。从2014年至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和结婚率已经连续九年下降。其中,2019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只有927.33万对,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0年下降到814.33万对,2021年进一步下降到764.3万对,到2022年只有683.5 万对,创下1980年以来我国结婚登记人数的最低纪录。

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只有956万人,出生率只有6.77‰,双双创下1949年以来最低纪录。要提高出生率,就有必要提高结婚率。毕竟,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先结婚后生育是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的常态。

近年来结婚率下降和出生率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结婚成本以及教育、房价等方面的育儿成本过高,需要出台切实减轻婚育成本的措施,大力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有效提升结婚率和出生率。

结婚率下降也与适婚人口男多女少有关。七普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

此外,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而选择推迟结婚生育,少数年轻人甚至选择不婚不育。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单身人口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婚率下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根据OECD(经合组织)的数据,从1991年至2019年,美国的结婚率从9.2‰下降到6.1‰,日本的结婚率从6.0‰下降到4.8‰。

为了提高结婚率,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结婚的措施。例如,今年4月,绍兴市上虞区推出优化生育政策13条,其中规定对在上虞区登记结婚的每对夫妇给予价值1000元的礼包。今年8月,浙江省常山县也出台政策,对于在常山县双方均为初次结婚登记且女方年龄在2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至少一方为常山户籍的),给予1000元的奖励。

2020至2022年结婚登记人数下降,还有一个因素是受疫情影响。随着疫情逐渐结束,婚庆经济出现明显回暖。根据近期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92.8万对,比去年同期增加19.6万对。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婚庆市场迎来了一波消费热潮,可以预计,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将比去年有所上升。

 

文章原载于公众号“何亚福园地”

 

话题:



0

推荐

鬃缆

鬃缆

105篇文章 29分钟前更新

纵览财经新动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