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何亚福

1月15日,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婷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娃引发网友热议,随后登上热搜第一。

但对于这种说法,网友们并不买账。很多网友在“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娃”这个热搜的留言区表达了对这句话的不认同,认为这种调查结论不可信,很不现实。有博主在新浪微博发起的投票“你想有几个娃”显示,16万网友投票,仅2万人想生2娃,有七成网友不想生娃。

“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娃”与“七成网友不想生娃”显然是反差太大了。引发舆情后,1月16日,李婷回应澎湃新闻称,“这则新闻是被‘标题党’了”,相关的报告在2022年4月份就已经发布,题为《中国大学生婚育观调查报告》,很多媒体都已报道过。李婷向澎湃新闻解释称,这篇报告中涉及两个概念,其一是理想子女数,另一个是意愿子女数。前者代表理想中认可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另一个代表自己打算生几个。“我们调查的这两个数据分别是1.86和1.36,的确媒体混淆并且直接用了前面的平均理想子女数1.86个。实际上更合适的表示是用后一个结果(即平均意愿子女数为1.36个)。”

我找到李婷所说的这篇报告(以下简称李婷报告),李婷报告共有三位作者,第一作者是李婷,另两位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郑叶昕和闫誉腾。李婷报告所说的调查,是指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2021年所开展的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调查。调查发现:对大学生而言,婚姻和生育仍然没有明显的去制度化,但其价值基础已发生改变;巨大的婚育阻力而非观念转变是大学生低婚育意愿的主要原因;婚育观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分化;互联网与圈层文化和婚恋观之间形成互构。

与“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娃”相关的内容,李婷报告的原文是这样说的:“本次调查通过询问‘您认为家庭中有几个孩子最理想?其中几个儿子,几个女儿?’以及‘您打算生育几个孩子?’来分别测量大学生的理想子女数、对子女的性别偏好以及意愿子女数。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6个,超过80%的个体偏好两个子女,与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中理想子女数(1.92)及其分布较为接近。但本次调查大学生群体的平均意愿子女数为1.36,低于2019年调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意愿子女数(1.44)。近50%大学生的意愿子女数少于2个。”

(李婷报告截图)

在生育意愿调查中,“理想子女数”与“意愿子女数”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理想子女数是指用经济、伦理、习俗等作为权衡标准,被调查者认为一个家庭最佳的子女数量,但不一定是被调查者自己愿意生育的子女数。“意愿子女数”是指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愿意或希望生育的子女数。在通常情况下,理想子女数是高于意愿子女数,因为理想子女数不需要考虑经济条件和育儿成本等现实情况,是一种理想化的期望。而意愿子女数需要考虑现实经济条件和育儿成本等具体情况。人口学研究者在生育意愿调查中经常听到诸如这样的回答:“虽然我觉得有两个孩子最理想,但考虑到经济因素和育儿成本等现实情况,我还是只想要一个孩子”。

在李婷报告提到的调查中,“您认为家庭中有几个孩子最理想?”这个问题调查的是“理想子女数”;“您打算生育几个孩子?”这个问题调查的是意愿子女数。

所谓“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娃”,其实媒体是把“理想子女数”误读成“意愿子女数”。李婷报告说得很清楚:虽然八成大学生的理想子女数是两个孩子,但平均意愿子女数只有1.36(也就是说,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平均想生1.36个孩子),近50%大学生的意愿子女数少于2个。所以,“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娃”改为“八成大学生的理想子女数是两个”就对了。

另外,2021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54个和1.48个。可见,近年来我国年轻人的生育意愿确实在降低。

1月17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发起主题为“如果全面放开生育,你打算生几个孩子”的投票,当天有超过7.5万网友投票,其中有3.5万网友选择“不生”,投票结果详见如下截图: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出生人口仅有956万人,创下19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背后的原因,是与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下降分不开的。

在生育率和生育意愿双双下降的新形势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减轻育龄家庭的育儿成本、提升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例如,近日山东济南出台新规,加强生育政策支持:本市户籍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到孩子年满3周岁。深圳市卫健委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如下:生育一孩累计补贴7500元;生育二孩累计补贴11000元;生育三孩累计补贴19000元。虽然发放育儿补贴对于鼓励生育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但这些育儿补贴金额,对于把孩子从出生抚养到成年的养育成本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文章原载于公众号“何亚福园地”

 

话题:



0

推荐

鬃缆

鬃缆

96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纵览财经新动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