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何亚福

人口学者

10月10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达到79岁,比2020年提高了1.0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岁。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占总人口的15.6%。

那么,截至2024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比重是否已超过少儿人口比重?少儿人口,一般是指0-14岁人口。而老年人口的界定,有两种标准,一种是指60岁以上人口,另一种是指65岁以上人口。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0-14岁少儿人口为22240万人,占总人口的15.8%。

从上述数据可知,“中国老年人口比重是否已超过少儿人口比重”,这取决于“老年人口”的界定是指60岁以上人口还是65岁以上人口。

如果老年人口是指60岁以上人口,则中国的老年人口比重早已超过少儿人口比重;

如果老年人口是指65岁以上人口,则中国的老年人口比重虽然仍未超过少儿人口比重,但这两者的比重已经非常接近(老年人口比重为15.6%,少儿人口比重为15.8%)。

由于近几年中国的少儿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从2020年的17.9%下降到2024年的15.8%),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则逐渐上升(从2020年的13.5%上升到2024年的15.6%),所以,预计在2025年(最迟在2026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少儿人口比重。

下表是2000-2024年中国0-14岁少儿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及比重,2024年的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余年份的数据来源是《中国统计年鉴2024》。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0年,中国0-14岁少儿人口比重达到22.9%,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只有7.0%,不到少儿人口比重的三分之一。随后,少儿人口比重逐渐下降,老年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到2010年,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到16.6%,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到8.9%。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由于出生人口有所回升,少儿人口比重也随之上升。从2015年到2020年,少儿人口比重从16.5%上升到17.9%。从2021年起,少儿人口比重又开始逐年下降。

相比之下,从本世纪以来,中国的老年人口比重则一直在上升,没有任何一年出现过下降。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发布的《中国2025-2100 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在中等生育方案情景下,未来中国老龄人口规模和老龄化率都将加速增长。2025-2050 年,中国老龄人口规模将从2.21亿增加至3.51亿,年均增长517万。预计2035年达到3.2亿,2040年超过3.5亿,2055年达到峰值3.66亿。65 岁及以上老龄化率预计于2031年首次达到20.2%,进入“超高龄社会”;预计2035年达到23.6%,2050 年达到29.5%。2075 年,老龄化率将达到36.1%。届时,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生育率下降,使少年儿童的人口数量和比重下降(称为“少子化”)。二是平均寿命延长,使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增加。平均寿命延长是医疗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所以,由于寿命延长带来的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而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少子化不但会拉升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而且,只要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人口数量将会一直减少下去,直至归零。所以,中国人口最严重的问题是少子化而不是老龄化。

本文原载于“何亚福园地”

话题:



0

推荐

鬃缆

鬃缆

189篇文章 47秒前更新

纵览财经新动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