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何亚福

人口学者

《中国统计年鉴2025》表2-8列出了2024年全国各年龄组占总人口比重以及性别比(详见上表)。年龄组是以每5岁为一个组,例如0-4岁、5-9岁、10-14岁等等。需要注意的是,0-4岁是包括0岁、1岁、2岁、3岁和4岁,所以是5个年龄而不是4个年龄。其余年龄组也是如此。

从上表可以看出,2024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07,也就是说,全国每100位女性,对应有约104位男性。

在各年龄组中,15-19岁性别比最高,达到114.99;其次是10-14岁,性别比达到114.04。

2024年15岁人口出生于2009年,19岁人口出生于2005年。可以推测,2005-2009年期间,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很高。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显示,出生婴儿性别比高达118.58。

为什么2005-2009年出生婴儿性别比如此之高呢?我在《人口危局》第七章中已经分析过,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夫妇多生孩子,于是,在强烈的性别偏好和限制子女数量的双重压力下,就出现了对出生婴儿性别的人为干预。

2024年5-9岁性别比为111.18,而0-4岁的性别比为109.14,表明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正在持续下降,但仍高于正常范围。

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人口的性别比存在着依年龄组的递增而降低的变动趋势,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在103-107之间。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结婚年龄时,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开始接近100。由于女性普遍比男性长寿,因此,在老年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低于100。

在人口学上,人口性别比由高于100转变为低于100的那个年龄,称为性别转折年龄。从上表可以看出,2024年50-54岁的性别比为102.12,而55-59岁的性别比为99.94。可见,55-59岁是性别转折年龄组。

在老年人口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比持续下降。60-64岁性别比为97.66,而在95岁以上人口中,性别比只有47.36。也就是说,在95岁以上人口中,每100位女性,只对应有约47位男性,不到女性人口的一半。

上面是全国的情况,下面再看各个省份人口的性别比。

《中国统计年鉴2025》表2-9列出了2024年全国31个省份人口的性别比,按降序排列如下:

省份   性别比

海  南  113.14

广  东  111.18

西  藏  111.13

浙  江  109.16

上  海  107.24

新  疆  107.14

福  建  107.10

广  西  106.86

江  西  106.74

云  南  105.49

湖  北  104.78

湖  南  104.76

内蒙古  104.60

贵  州  104.57

天  津  104.47

安  徽  104.22

陕  西  103.97

山  西  103.97

北  京  103.66

宁  夏  103.17

甘  肃  102.92

江  苏  102.76

山  东  102.01

四  川  101.51

重  庆  101.30

青  海  100.89

河  南  100.37

黑龙江  99.51

吉  林  99.21

河  北  98.56

辽  宁  96.67

全国31个省份中,只有东北三省和河北这四个省份的人口性别比低于100,其余27个省份的人口性别比均高于100。其中,性别比最低的省份是辽宁,只有96.67。性别比最高的省份是海南,达到113.14;其次是广东,性别比为111.18。

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12.28。其中,出生性别比最高的省份是江西,高达122.73。为何2024年江西人口性别比只有106.74呢?原因是,出生性别比与人口性别比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由于江西有大量的青壮年到长三角和珠三角打工,并且外流人口是男性多于女性,导致人口性别远低于出生性别比。

本文原载于“何亚福园地”

话题:



0

推荐

鬃缆

鬃缆

195篇文章 51分钟前更新

纵览财经新动向

文章